探訪清水斷崖上的太魯閣族家園:大禮大同

立霧山觀景台,海拔1100公尺的海景視野,世界難找,就位於蘇花公路最壯麗清水斷崖的上方,而這片群山就是太魯閣族的家園,大禮大同的所在之地。

大禮大同,太魯閣山區兩個太魯閣族部落的名稱。若你曾經開車走過蘇花公路,從立霧溪、崇德,到清水斷崖,這蘇花公路最壯麗一段的斷崖絕壁上方,大致就是立霧山、千里眼山、清水大山,也是大禮大同的所在之地。這裡是太魯閣族人的家園,也是山友前往清水大山的必經之處。原民與山友相遇於此,發展出部落住宿體驗文化。這個屬於太魯閣地區的進階行程,如今不僅是原民與山友之地,更讓一般大自然的愛好者,也能享受登山的樂趣、親臨海拔1000公尺的海景展望、體驗難忘的登山部落住宿。


一、大禮大同步道與行程介紹

大禮大同部落,位於砂卡礑溪與立霧山、清水大山間的平緩台地,大致就是太魯閣遊客中心以北的這片山區,海拔高度大約在800~1200公尺間,並無公路或其他運輸工具可抵達,必須靠自己的雙腳,從太魯閣遊客中心走上去。山友前往清水大山一般是安排3天2夜行程,而僅前往大禮大同則多數人安排為2天1夜。住宿上,不外乎自己搭營,或大同部落附近幾間介於山屋與民宿間「1泊2食」的部落民宿。

大禮大同的位置圖,大致就是太魯閣遊客中心以北的這片山區

前往大禮大同,從地圖上看似乎有好幾條步道,第一次前往的人或許會有困惑,但實際上,多數人前往的主路徑大致相同,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,陡上「得卡倫步道」接「大禮林道」抵達「砂卡噹林道」的起點大禮。然後再沿「砂卡噹林道」走6.4公里到大同部落。回程時,除原路往返外,另可選擇從大同陡下到砂卡噹溪的「三間屋」,然後沿著「砂卡噹步道」走4.6公里回到中橫公路。

大禮大同一帶的步道、林道,本圖來源: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

一般而言,從登山口走到大同部落大約需要6-7小時。由於我們這一趟行程,僅有我跟7歲兒子兩人,衡量小朋友步行時間要更久,為避免天黑還沒到達目的地,我們前一晚選擇入住新城車站對面的旅館,第二天一早從車站搭乘公車前往太魯閣遊客中心。新城車站距離太魯閣遊客中心非常近,車程大約就10分鐘。因此行程安排上,可不用請假,在周五下班後出發到新城,周休二日走一趟大禮大同,再回到台北,完全沒有問題。

新城車站外,星期五晚上竟有夜市,前往大禮大同的前一晚,可考慮在新城車站附近住,隔天一早搭公車前往太魯閣遊客中心即可。

二、大禮大同-砂卡噹O型路線

(一) 登山口-砂卡噹林道:陡升路段

前往大禮大同,最累的一段路程,大概是一開始從登山口接到砂卡噹林道間的陡升。大約2.8公里的路程,必須爬升800公尺。雖然步道不難走,也沒有危險路段,但對平常沒運動習慣的人,這個爬升率已相當考驗腿力,而經常爬山的山友應該可以在3小時內走完這一段,我們父子則是花了5個小時,從登山口走到大禮部落。

這是一趟屬於我們父子的旅程

1、登山口:台地步道北段

太魯閣遊客中心,位於太魯閣台地上,海拔約100公尺。前往大禮大同的登山口就位於遊客中心公車站旁,從「台地步道北段」開始,接上「得卡倫步道」、「大禮步道」,然後抵達「砂卡噹林道」的起點大禮。雖然陡升步道名稱上分成了三部分,但其實也就一條路往上走而已,頂多是步道越走越原始,從一開始的無障礙步道開始,到走不完的樓梯,最後走進原始森林中。而身旁的人,也只是從觀光客變登山客而已。台地步道北段,雖為起登點,但僅100公尺長的無障礙步道,就會接上得卡倫步道。

大禮大同的起登處-台地步道北段,位於太魯閣遊客中心廁所旁邊,也是公車的上下車處。

台地步道北段走100公尺就會接上得卡倫步道

2、得卡倫步道

得卡倫步道,因太魯閣台地昔日為太魯閣族得卡倫部落而命名,1.2公里長,海拔落差300公尺,完全由階梯組成的棧道。得卡倫步道,簡單的講就是爬樓梯。步道基本上安全、好走,每隔一小段距離也設有觀景平台可休息,只要有走80層樓樓梯的腿力與體力,一般觀光客也很合適走上來看看。得卡倫步道越往上視野越好,往山裡看去是太魯閣峽谷的長春祠一帶,往海的方向則是立霧溪沖積扇。但最特別、也最醒目的,是立霧溪對岸的「亞洲水泥」,把山頭都挖空了。得卡倫步道根本就是徐旭東的形象惡夢,幾乎每一篇部落格文章,作者來到此地,無一不對亞泥「幹譙」一番。

得卡倫步道就是爬樓梯,300公尺的落差,大約就70-80層樓的階梯。

隨著步道往上,視野也會越來越好,往山裡面看去是長春祠一帶。

得卡倫步道,每隔一小段就有觀景台可休息兼欣賞美景,往海的方向看去是立霧溪的沖積扇

得卡倫步道,應該獲得環境保育最佳貢獻獎。走過步道的人,應該對亞洲水泥留下的這幅傑作印象深刻,我看到的部落格文章,幾乎每篇都會順路補它一刀,而我當然也只能對不起徐大老闆了。

3、大禮步道

得卡倫步道的終點會接上「大禮步道」,大禮步道從蘇花公路開始,往上接到砂卡噹林道。從得倫卡步道過來接大禮步道,往上走會到大禮大同,往下則會抵達蘇花公路。多數山友選擇走得卡倫步道上山。而不選擇蘇花公路起登,大概是因為停車與交通問題。從大禮步道開始為原始的低海拔闊葉林中步道,但路徑清晰、維護良好,雖也是一路爬升,但稍有落差路段也都有架繩,基本上仍屬安全好走的步道。當我們爬完樓梯,接著再走大禮步道,小朋友開始如預期地走走停停。當我們走出原始的森林中步道,眼前會出現幾台廢棄的農耕車,而步道也變成小型的產業道路,這裡就開始接上砂卡噹林道。

得卡倫步道會連接上大禮步道,大禮步道則是連接蘇花公路到砂卡噹林道的一條原始步道。

大禮步道依舊是不斷的陡上,但落差較大處皆有架繩

大禮步道原始而自然,但路徑清晰

其實只要小朋友有興趣爬山,但不要強迫,稍加訓練,小朋友潛力會遠超乎我們想像

走到大禮步道,小朋友開始喊累,經常走走停停,我想帶小朋友爬山時間必須捉的更充裕

(二) 大禮部落


大禮部落,原名「赫赫斯」,「蛇聲」或「多蛇之地」,太魯閣族人曾經在此耕種生活,不過隨著族人遷移下山,當地原住民表示,目前大禮部落僅剩8戶人家。但從大禮部落廢棄的「派出所」、「禮拜堂」遺址,可見這裡曾經是個不小規模的部落。大禮部落,位於砂卡噹林道的下方,當我們從大禮步道接上砂卡噹林道,沿砂卡噹林道走200公尺,林道左側有一叉路,沿著叉路走下去約10-15分鐘,即會抵達終點禮拜堂。

從大禮步道走上來,當看到路旁農耕車,就抵達砂卡噹林道,沿著林道再走200公尺,從左側叉路下去走10-15分鐘就會抵達大禮部落

前進往大禮部落

日治時期,赫赫斯部落(大禮)頭目「哈魯閣.那威」,是太魯閣族抗日的關鍵領導人物,發動了「新城事件」報復日本人,與日本人進行長達18年的對抗,最終於1914年太魯閣戰役中戰敗投降,但也讓日本人付出慘痛的代價,與看見太魯閣族人的驕傲與強悍。就像在山上與一位族人聊天,他住在花蓮空軍基地附近,不分晝夜每天聽著F-16緊急升空劃破天際的聲音,他感嘆的說道:「飛行員是我們年輕的生命,但面對入侵與挑釁,我們有選擇嗎?」

太魯閣族的英雄:哈魯閣.那威

大禮禮拜堂,部落步道的盡頭

這附近的建物遺址,可看出這部落當年的興盛

大禮部落附近仍有幾戶人家,房子上也都還有門牌

一般大禮大同行程,第一天目的地,多數是在大同一帶的部落民宿,距離大禮還有2-3小時的路程。但若一早從登山口出發,抵達大禮約在中午時分,因此可選擇在大禮用餐大休,也可深度造訪這個有歷史的部落。我們父子走了5個小時到這裡,花了120元跟民宿買了可樂跟沙士,再煮兩碗麵,這是我們父子辛苦的獎勵。雖然小朋友爬山時一直喊走不動,但真要休息時,他卻在此又爬又滾、到處探索,整整在大禮部落玩了1個多小時,才再度整裝走向今天的目的地「達道的家」。

大禮部落很合適用餐大休,我們就煮碗麵來吃

買瓶汽水、煮碗麵這就是在山上的犒賞

(三) 砂卡噹林道

砂卡噹林道,一條連接大禮、大同間,為伐木而築的簡易道路,平緩好走、可通行簡易車輛。從大禮到大同6.4公里。大禮大同的部落物資運補,就是用「流籠」從山下先運上大禮,再從大禮用農耕車沿著砂卡噹林道運到大同。也就是流籠與農耕車,這裡不用像其他高山的山屋,以人力背負物資進入,大幅節省運補的時間與費用,也讓部落體驗得以在合理的價格內被實現。而大禮、大同間還有另一條原住民的山徑-大禮大同步道,但這山徑就起伏大,相對較少人走。

砂卡噹林道,一條平緩好走的林道,而農耕車則是大禮大同間重要的物資運輸工具

砂卡礑,太魯閣人語意思是「臼齒」。前往大禮大同會經常看到這名字。有砂卡礑林道、砂卡礑步道、砂卡礑溪、大同部落的舊名也是砂卡礑。其中最易被搞混的就是「砂卡礑林道」與「砂卡礑步道」,這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,砂卡礑林道是山上連接大禮、大同間的林道,砂卡礑步道則是山下,從中橫公路沿著砂卡礑溪的平緩觀光步道。

砂卡噹林道當年是運輸木材用的林道,林道中景致也相當宜人

我們這一天的目的地,並不在大同部落,而是在砂卡礑林道抵達大同的前2.9公里叉路處,再往山上走20分鐘的「達道的家」。這個砂卡礑林道叉路,也是往立霧山頂與立霧山觀景台的叉路。砂卡礑林道雖然平緩好走,但畢竟有一段距離,小朋友上山路段已耗費相當體力,即便砂卡礑林道好走,小朋友也經常喊要休息。隨著時間接近下午五點,為了避免摸黑步行,也只能狠下心不再休息,攙扶著小朋友一路向前走。大禮大同,已非一般郊山,如果平常沒在登山的朋友欲前往體驗,除了有經驗的山友陪伴外,我的建議仍是盡可能提早出發。

時間充裕時,小朋友想休息就休息,對小朋友而言,這一天走了7公里,爬升1000公尺,已經很不容易,但最後為了避免天黑還在走,只能扶著小朋友不休息的往前走

(四) 立霧山觀景平台

前往大同大禮,一般山友腳程,如果早一點出發,或時間充裕,可考慮用2-3小時,第一天先上立霧山(海拔1274公尺),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,但無視野展望。而立霧山的最佳視野景觀,則是在距離「達道的家」20分鐘路程的立霧山觀景台。從「達道的家」沿著林中小道走去,整理完善、路徑清晰,就如同這間部落民宿的後花園,這也是我選擇落腳於此的理由。

砂卡噹步道的中間有一處叉路,就是前往達道的家,而立霧山觀景台就位於達道的家後方,因此這一天我們就選了達道的家住宿,而立霧山頂也是在達道的家一帶。

達道的家就是我們這一天住宿的地方

從達道的家後方小徑前往立霧山觀景台大約需20分鐘

立霧山觀景台,我見過最美麗的高山展望之一。只要你聽到「哇!」,那就代表又有人走上這觀景台了。從地圖上看,立霧山觀景台就在崇德車站與清水隧道間的這立霧山山頂,走過蘇花公路的都一定知道,那綿延的斷崖就緊貼海岸,過去我都在山下看著這山「哇!哇!哇!」,這一天我則是在山頂看著山下「哇!哇!哇!」。朝向東方的立霧山觀景台日出,是大禮大同行程的一個賣點,許多人都會凌晨前來看日出,奈何當日小朋友叫不起來,也只能日出後走一趟,可是這次….我連相機腳架都扛上山了說。

走上立霧山觀景台的這一幕,每個人都是"哇!"一聲

立霧山觀景台往南看去是花蓮

立霧山觀景台並不大,大約10個人就會滿出來

立霧山觀景平台並不大,大約僅能容納10人,視野呈現180度。往北方看去就是清水斷崖,往南則是花蓮市區,而交織的是相同的湛藍太平洋。海拔1100公尺的海景第一排景觀,我想全世界也沒幾處吧!

立霧山觀景台,下方就是崇德、清水斷崖

海拔1100公尺的高山上海景,全世界能有幾處

台灣如此美麗,值得我們驕傲

(五) 大同下砂卡噹溪(三間屋)

前來大禮大同,有人會選擇原路往返,但還有一條山徑可陡下到砂卡噹溪,這條山徑可接到砂卡噹步道的終點-三間屋。因此也有許多人會選擇走這條山徑下山,再接砂卡噹步道走出山區。而這樣的路線就是所謂的「大禮大同大O型路線」。

大同這一帶也有幾間部落民宿

大同下三間屋,一開始是走大禮大同步道,這是連接大同、大同間的山徑

在這個叉路處,我們就必須脫離大禮大同步道,往下前往三間屋

由於從大同下三間屋這條步道較為原始,有人說較危險,也有人說還好,我自己知道這條路徑存在,但要不要走也很困惑。因此第二天結束立霧山觀景平台行程,與民宿主人家討論,她認為天氣不錯,我們父子從大同下三間屋沒問題,而且這條步道景致美麗,非常值得一走。我也因此確定了下山路線,於是我們父子就沿著砂卡噹林道繼續走進大同,然後從大同下三間屋。

從大同下三間屋,必須在2.8公里中陡下700公尺

從大同下三間屋的人會比較少一點,因此步道更顯得原始美麗

從大同下三間屋,路程2.8公里,高度下降約700公尺,步道原始而自然,闊葉林茂密,但路徑也算清晰。如果以登山步道標準而言,大同下三間屋路段,並無斷崖攀岩這類危險的地形,陡降處也架有繩索或樓梯。這樣步道對常爬山的山友應該不至於有太大困難,甚至會驚嘆步道中的原始景致。

步道路徑清晰,但在這種山區行走,仍建議下載離線地圖,這山中手機基本上是收不到訊號

步道偶有路障,跨過去就好

走到半途下雨,幸好只下10分鐘,這步道如果遇到雨天建議不要行走

但我認為不應輕忽這步道可能的危險因子。步道中有一處碎石崩塌處,這崩塌處遠比想像中容易通過,因為只有約10公尺長的一小段路,但我認為危險性卻遠比我們眼睛所見大上許多。我們在通過時踢到滾下的石頭,那轟隆隆的往下石頭撞擊聲,持續了整整10多秒。除此之外,步道也經常必須翻越大石,而在茂密闊葉林中,這類地形都非常的滑。所以當地人建議我們,下雨就不要去走這步道,但天氣好,步道則會令人難忘,值得一走。

大同下山間屋,最危險的一處崩塌碎石坡,但也就只有照片所見的約10公尺碎石區須穿越,走過去10多秒鐘

這照片看起來雖然還好,但被我們踢下去的石頭,滾落撞擊長達10秒,可見這碎石坡幾乎直下山谷,當地人有特別提醒我這10公尺看住小孩。

這座橋有人說危險,但當地人說還可以。這照片廣角鏡拍的,所以會看起來比較長一點,走過過去很快,不要逗留應該不致於有太大問題

愛山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有浪漫的基因,但爬山的過程多數時候並不浪漫,從大同下三間屋,晴朗的天氣忽然下起一陣不小的雨,這讓過程著實變的艱辛,也迫使我提高警覺變成了嚴父,幸好這陣雨只下了約10多分鐘,然後又是晴空萬里。我們父子也順利在花了3-4小時後走到三間屋。至此,心中的重擔與壓力就全部放下。事後看著小朋友小小身影的照片,回想過程中小朋友被我的責罵,與克服的困難,身為一個父親怎麼會不心疼。

不斷的下切

下坡雖然沒那麼耗體力,但必須更注意安全

這段路各種地形都有,非常美麗

事後看這照片,回想過程,其實是蠻心疼的

抵達三間屋,心頭的重擔才放下

三、大禮大同的行程結束

雖然說下到三間屋後,還有一段4.6公里的砂卡噹步道要走,但從三間屋開始已經是大眾化步道,扶老攜幼的民眾,還有在砂卡噹溪中戲水的遊客,氛圍輕鬆自在。沿著美麗的砂卡噹步道,從三間屋走到五間屋,然後在五屋間屋吃個烤香腸,再把還背在身上備用的3000cc儲水倒掉,我們父子狼狽的模樣,完全無法融入這裡觀光客的打扮,但回到文明真好。完成了2天1夜大禮大同體驗、還有小朋友想要在山上搭營過夜的心願。

砂卡噹步道,一條大眾化的觀光步道,景緻美麗

五間屋,吃香腸

延伸閱讀:

張貼留言

4 留言

  1. 您寫得真是非常非常好,很感人,特別讓我心有戚戚焉的是,山徑感覺比較危險的地方,比如路幅突然變窄、拉繩陡下,裸稜等,都要叫住晃蕩晃蕩的小孩要專心,叫一次,感覺小孩不信,還是東搖西晃,這時突然嚴厲起來,小孩都會覺得媽媽為何這麼兇,事後回想要小孩涉險的還是自己,覺得自責。但是大概隔一個小時,媽媽又開始規畫下一次爬山行程(欸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描述的非常詳細,我們一行5人近日內也將尋著您的腳步走一趟大禮大同部落,謝謝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