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雪季「上高地」如夢似幻,美的不可思議 |
上高地,日本最知名景點,對許多台灣人並不陌生。但冬季上高地「封閉期」,一層白雪覆蓋如夢似幻,仍是多數台灣人無法想像的夢境。這幅白色世界的「上高地」意象,其實也非可望不可及,僅需一般遊客體能,在適當裝備配合、以及嚮導帶領下。儘管我與兒子在台灣各有約50及20多座百岳經驗,但媽媽與國二女兒並沒在爬山,也順利完成美的不可思議「上高地雪季健行」。
一、關於雪季進入「上高地」
每年的11月中~隔年4月中,屬於上高地的雪季「封閉期」,景區內商家、旅館皆未營業,此外公車也停駛、進入上高地的公路也封閉。因此多數人對上高地印象就是冬季不開放,也不會將「上高地」排入冬季旅程中。然而所謂的「封閉期」,並非管制人員進入上高地,而是指上高地內沒有任何商業活動。
|
冬天為上高地「封閉期」積雪深厚。然而,「封閉期」指的是未有任何商業活動,包含公車停駛。但封閉期並未管制人員進入,因此可透過雙腳進入上高地。 |
儘管,進入上高地的聯絡道路封閉,然而「北阿爾卑斯山橫斷公路」(高山~松本)仍可通行車輛,「高山~松本」間每日也有數班巴士通行。上高地聯絡道路入口,則在「北阿爾卑斯山橫斷公路」的「中の湯」(中之湯)附近。因此,冬季仍可依靠自己雙腳,從「中の湯」沿著上高地聯絡道,穿越兩座隧道後進入上高地。
|
雪季「上高地聯絡道路」封閉,然而「北阿爾卑斯山橫斷公路」(高山~松本)仍可通行車輛,因此我們可以從「中の湯」(中之湯)沿「上高地聯絡道路」,穿越兩座隧道,走原本車道(3公里)進入上高地(大正池)。 |
|
上高地聯絡道路入口,位於「北阿爾卑斯山橫斷公路」(高山~松本)的「中の湯」,入口處冬天會有柵欄,汽車無法通行。 |
二、上高雪季健行方案
(一)Raicho 雷鳥:上高地雪季健行
上高地雪季健行,最佳方式就是加入當地「
Raicho 雷鳥」的上高地雪季健行團。「Raicho 雷鳥」除了提供雪地裝備租賃、認證的專業嚮導協助我們檢視基本裝備、在白茫茫的雪地中指引路徑、準備中午野餐餐點、以及協助排除突發的可能狀況。對於沒有雪地登山經驗的山友,或是一般遊客,「Raicho 雷鳥」就是雪季接近上高地最佳的選擇。上高地雪季健行,基本上是沿平緩道路走入上高地,沒有太大難度,因此無需雪訓或雪地登山經驗,一般人都可參加前往。
|
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,每年冬季大雪覆蓋的山中旅館,雪季經營之道多數不外乎就是滑雪。Raicho 雷鳥,這間位於乗鞍高原的溫泉旅館,則另闢蹊徑,主要賣點就透過專業嚮導,經營附近一帶的雪地健行,包含上高地、乗鞍高原。 |
「Raicho 雷鳥」上高地雪季健行方案,大致有兩個選項。以2025年1月為例,選項一:僅走到田代池,這個方案提供個人參加選項(6人可成團,限在「乗鞍高原 温泉の宿 Raicho」住宿),每人費用16,900日幣(2週前預訂另有20%折扣)。選項二:走到河童橋方案,僅提供私人包團,這次我們一家四口即是選擇此方案,一位嚮導帶我們四人,總費用9萬日幣(2週前預訂20%折扣後7.2萬日幣)。當然如果都要來上高地,我個人是比較建議走到「河童橋」。畢竟「河童橋」是上高地最代表性景點。如果住在「温泉の宿 Raich」,「Raicho 雷鳥」會提供旅館~登山口的交通接駁;而若是私人包團,則另可與「Raicho 雷鳥」洽接駁地點。
|
Raicho 雷鳥,河童橋私人包團費用及注意事項。若是要健行至河童橋,必須採「私人包團」。雷鳥另有提供個人組團(6人即會出團),但只走到田代池。參閱:雷鳥官網,健行方案 |
(二)自行規劃前往
若有豐富登山經驗的山友,在裝備、經驗足以應付-10°氣溫、且能熟悉離線地圖使用,再租個雪靴(雪地專用的大腳雪鞋)。我個人覺得,自行規劃好前往入口處交通(中の湯,附近有公車站牌),挑個好天氣出發,雪季上高地健行,對台灣山友並非難度太高行程。這次我就看到一些日本人,不論是獨自或三兩好友,就自行走入上高地雪季健行。
|
還是看到一些日本人,獨自一人就自行前來上高地雪地健行。 |
三、雪地健行裝備
雪地健行裝備,如果以台灣山友角度來看,大概就是我們平時攀登百岳裝備,再稍微強化個別不足之處即可。上半身:外層硬殼外套防風擋雨、中層保暖、底層吸濕排汗。下半身:軟殼登山褲+雨褲(或者一件雪褲)。鞋子:就是一般中、高筒登山鞋+綁腿(「Raicho 雷鳥」會提供綁腿)。以上這些登百岳基本裝備,多數台灣山友應該本來就有。需額外強化:針對頭保暖的毛帽、針對手的防水保暖手套(不是那種3M工作手套)、此外,還有雪地必備的太陽眼鏡(濾鏡等級3太陽眼鏡即可)。另外,雪地健行所需的大腳雪鞋,「Raicho 雷鳥」則是會提供。
|
若平常有在攀登百岳,我們的裝備大概已滿足上高地雪地健行的90%需求。只需要額外針對頭部保暖、手部防水保暖,若怕冷還則可針對中層保暖加強。最後就是「大腳雪鞋」(雷鳥會免費提供),但這在台灣爬山是不會用到。 |
至於較少登山經驗的朋友,如果真的擔心裝備,從衣服到鞋子、毛帽、手套,所有雪季健行所需的衣物、裝備,「Raicho 雷鳥」都有提供租賃服務。對較少登百岳經驗的朋友,保暖、防水當然必須注意;但也有可能因此過度反應,忽略行進間流汗、運動舒適性、背負重量、背包空間等問題。許多登山裝備都不便宜,就是因為必須要平衡這兩端的問題。如果個人沒有登山裝備,我建議直接租用即可,帶錯、買錯反而徒增自己負擔。
|
Raicho 雷鳥的裝備室,所有雪地健行裝備皆可於此租賃。 |
四、上高地雪季健行
上高地雪季健行,入口處位於「中の湯」(上高地聯絡道隧道口),沿聯絡道路穿越2座隧道進入上高地。從「中の湯」~「大正池」大約3公里;而後從「大正池」~「河童橋」另有3公里路程。當日單程約6公里,往返則會健行超過12公里。雖然上高地路徑大致平緩,但雪地中步行會比較耗體力,往返所需時間(含休息用餐)約略6~7小時。
|
「上高地」地圖,非雪季我們會搭乘巴士直接抵達「河童橋」附近的巴士總站。但在雪季,我們將從外圍公路「中之湯」走到「河童橋」,單程大約6公里多,往返所需時間約6-7小時。 |
(一)中の湯~大正池:沿車道穿越隧道進入上高地
上高地雪地健行第一段路程,從「中の湯」沿道路走進上高地,主要是穿越「釜隧道」和「上高地隧道」。「釜隧道」距離較長約1310公尺,「上高地隧道」則是588公尺,這兩段隧道是微微爬升,最大爬升率約11%。冬季雖然道路不開放車輛通行,但仍有一些工程車輛會使用道路,隧道內並沒有積雪,就是沿柏油馬路前進,隧道內也有燈光照明,無需使用頭燈。
|
從「中の湯」穿越兩座隧道進入上高地,就是我們的第一段路程。穿越這兩座隧道,距離大約2公里。 |
|
隧道中就行走車道,路況極佳,爾偶工程車通過,隧道內有燈光,無需帶頭燈。 |
一般我們平地步行速度約3~5公里/小時,而這兩座隧道距離約2公里,抓慢一點也大概40~50分鐘可走完兩座隧道。當我們從第二座「上高地隧道」走出來,眼前就進入全白的上高地世界,我兩個小朋友看到這般景象,超級興奮。此時,我們還是仍要沿著車道往上高地走進去,大約1公里,即會抵達上高地第一個景點「大正池」。
|
脫離隧道後,我們仍需沿著車道再步行1公里,才能抵達大正池。 |
|
離開隧道後,上高地知名的奧穗高岳景觀也呈現在我們眼前。 |
|
隨著接近大正池,雪地也越來越深厚,原本車道早已埋在雪地之下。 |
|
看到「大正池飯店」,即抵達大正池,也正式進入上高地景區範圍。 |
(二)大正池
大正池,上高地代表性景點,也是進入上高地的第一個景點。大正池形成於1915年,燒岳火山爆發後,阻斷梓川而形成的湖泊。清晨中,微微薄霧,平靜無波湖面,倒印出燒嶽與穗高岳,這正是攝影師眼中經典上高地影像之一。無疑的,雪季上高地健行,以「大正池」為中、前景,欣賞不同角度的山、湖之美,樹枝上結成的霧霜,在大正池畔,我們即會經歷第一波上高地的景觀震撼。
|
大正池,形成於1915年,燒岳火山爆發後,阻斷梓川而形成的湖泊。本圖遠方為日本第三高的奧穗高岳。 |
|
大正池的燒岳湖中倒影,燒岳也是日本百名山,通常在清晨容易出現這種無風的倒影。 |
|
大正池,進入上高地的第一個景點 |
|
不同角度欣賞燒岳與大正池 |
大正池,也是上高地雪地健行的一個重要休憩點。在「大正池飯店」旁,有一個冬季用公共廁所(上高地共有三處「冬季專門使用廁所」:大正池、上高地巴士總站、小梨平露營地)。同時,我們也在大正池穿上雪地健行用的「大腳丫雪靴」。接下來的上高地路程,都必須走在深厚的積雪中。
|
大正池飯店,雪季健行這裡是一個重要休憩處,當然飯店沒營業,不能進去。但這邊有一個冬季使用的公共廁所。 |
|
我們也會在大正池穿上「大腳雪鞋」以應付接來的雪地 |
|
隨便拍都美的景觀 |
|
下午回程,在大正池欣賞奧穗高岳。
|
(三)大正池~河童橋:3公里的雪地健行
大正池~河童橋,距離約3公里,除了車道外,梓川兩側原本也有多條步道相接,並會經過「田代池」、「上高地帝國飯店」抵達「河童橋」。不過雪季的上高地,不論原本的車道或步道,通通埋在大雪中。若沒有人先走過,根本分不太出來走在何處。如果是像我們一樣「私人包團」,其實可依據自己的速度時間,與嚮導討論走哪一條路線。由於這次我們有兩位不經常健行的家人,嚮導可能考量時間、體力,我們大致是沿車道前進河童橋(所以沒看到田代池,而會途經「上高地帝國飯店」)。
|
從大正池開始走向河童橋,這段距離大約3公里。 |
|
大正橋~河童橋間,主要為覆蓋白雪的森林景觀 |
|
如果沒有前面的人走出路徑,在一片雪白森林中,我個人覺得會很容易失去方向。不過還好上高地為長條狀的山谷地形,主要步道就在「梓川」兩側不遠處,有河、有山作為參考物,有經驗的山友配合離線地圖,應該也不容易出現大迷路的狀況。 |
|
這三公里的路程,景觀雖然較單調,但也是很夢幻。 |
大正池~河童橋,基本上我們就是走在森林中的雪地,景致雖然單調卻也夢幻。雖然說在一片白雪中的森林,很容易讓人失去方向。不過長條狀的上高地,步道、車道基本上都是沿「梓川」而行。只要搭配離線地圖,其實也不容易出現大迷路。當我們在森的雪地中走了一段路程後,遠方忽然出現一塊很大平地,還散落著一些建築。這裡就是「上高地巴士總站」。一幅寧靜景象,完全迥異於非雪季時的人聲鼎沸。而「上高地巴士總站」距離我們們這次健行的終點「河童橋」就已經不遠。
|
夢幻的森林景觀 |
|
南國子民看到雪總是很興奮 |
|
雪中走來會比較費力一點 |
|
來過上高地好多次,這裡的建築很熟悉,但這裡的景象卻又好陌生。天氣晴朗、日正當中的上高地巴士總站,竟然沒車、沒人,還覆蓋上一層大雪,這大雪下方原本是個大停車場。當看到巴士總站,這一天終點河童橋也就在附近了。 |
|
停車場上照相 |
(四)河童橋
「上高地」最知名的景觀,就是依託日本名山「奧穗高岳」所形成的壯麗圈谷。其中在「河童橋」一帶,正好直面圈谷,並形成上高地最經典的印象。此外,「河童橋」也是上高地最重要景點,巴士總站、餐廳、商店、旅館皆集中於此。因此「非雪季」時,多數觀光客都是以河童橋為中心,放射性向外探索上高地,遊客人數也會隨著遠離河童橋而減少,然而在雪季,河童橋就是我們健行的終點。
|
上高地河童橋 |
|
河童橋的標準景觀 |
|
河童橋另一邊景觀 |
|
河童橋一帶景觀 |
抵達「河童橋」後,嚮導找了一張橋旁的桌椅,開始了我們的中午野餐。簡易午餐,簡單的麵包、餅乾,還有用保溫瓶裝的熱湯。對有在爬山的朋友,這樣午餐堪稱豐富。不過如果以為是參加豪華旅行團的朋友,可能就會要失望。畢竟所有食物也是嚮導徒步背進來,主要是補充我們行進中所需的熱量。因此若有機會再來走一次,我可能會考慮自己帶個瓦斯、爐具,在冰天雪地中煮碗熱湯與麵。我們在「河童橋」待了應該超過一小時,除了吃吃喝喝,大人欣賞「上高地」美景,小孩也開心在雪地中玩耍。隨後我們沿原路返回。大約下午三點半抵達隧道口「中の湯」。
|
美麗嚮導在河童橋旁找了一張桌椅,準備開始我們的野餐 |
|
如果以台灣登山標準,這樣午餐算豪華、熱量充足。不過如果你當這是豪華旅行團,那可能就要失望。麵包、餅乾、蕃茄濃湯、熱檸檬水。如果是山友前來,我覺得不仿多背個爐具、瓦斯,來這邊煮個熱湯、泡麵,再沖杯咖啡,那一定很棒。 |
|
在河童橋休息超過一小時,大人看風景、小人則是開心玩雪 |
|
心滿意足地準備離開河童橋,平時走室內風格的媽媽、女兒,也很順利完成上高地雪季健行。 |
五、遊後心得
雪季上高地,美的不可思議。當然雪季需要步行上一段距離,但我相信看過此景的人,一定會對當天的付出感到物超所值。但我還是必須提醒,上高地雪地健行,雖不用到登山等級體能,但在雪地中往返超過12公里,最好還是要有一般民眾的平均體能標準。此外,大自然行程也可能會有一定風險,這是前往必須有的認知。當然只要我們做好準備,雪季一訪上高地,欣賞世界級的絕景,相信是多數人都能完成的活動。
延伸文章:
0 留言